生产加气砖对石灰有什么要求
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依赖于钙质材料与硅质材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水热合成反应,形成具有强度的托贝莫来石晶体结构。在这一复杂工艺中,石灰作为核心钙质材料,其质量直接决定了坯体的切割强度、硬化速度、最终产品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因此,对石灰的选用绝非随意,必须满足一系列严格的技术指标。
活性氧化钙含量是评估石灰品质的首要关键。生产加气砖要求石灰中的有效氧化钙含量不低于60%,理想范围在65%-85%之间。活性氧化钙是参与硅酸盐反应的主要成分,其含量不足将导致水化产物生成量不够,坯体硬化缓慢,切割时容易塌模,成品强度也必然低下。同时,氧化镁含量必须被严格控制,通常要求低于5%。氧化镁的水化速度极慢,其在坯体内部后期缓慢水化会产生体积膨胀,可能导致已硬化的砌块在储存或使用期间发生开裂,即所谓的“镁害”,严重影响结构稳定性。
石灰的消解特性是另一项至关重要的工艺参数。它必须与加气砖的生产节奏相匹配。要求其消解温度在60℃至90℃之间,消解时间在5至15分钟。消解温度过低,无法为铝粉发气提供足够的热动力环境,气泡结构不均匀;消解温度过高,则可能因反应过于剧烈而破坏初期形成的气孔结构,造成冒泡、沸腾甚至塌模。消解时间过慢,会延缓浆料稠化,不利于稳定发气;过快则可能使料浆过早失去流动性,影响浇注稳定性并阻碍发气的充分进行。这需要通过控制石灰的煅烧温度和细度来实现精准调控。
粉磨细度直接影响石灰的反应速率和反应的完全程度。通常要求其比表面积达到3000-5000 cm²/g。足够的细度确保了石灰颗粒能够快速、均匀地分散在料浆中,与硅质材料充分接触,从而加速水化反应,促进托贝莫来石网络的均匀形成。细度不足的石灰会因反应不完全而在制品中留下未反应的核,这些核将成为潜在的破坏源,长期水化会引发内部应力,损害产品的长期耐久性。
加气砖生产对石灰的要求是一个涉及化学成分、物理性能与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综合性技术体系。从高钙低镁的化学纯度,到与工艺完美契合的消解曲线,再到保证充分反应的物理细度,每一个环节都深刻影响着生产过程的顺畅性与最终产品的质量。精准选择与控制石灰原料,是制造出轻质、高强、稳定可靠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根本前提。
